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疏通血管(抗血小板聚集性血栓)功效
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疏通血管(抗血小板聚集性血栓)功效。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,服用抗血栓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,心脏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、血流速度明显加快
斑马鱼模型实验评价血液毒性
1.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,供试品组的中性粒细胞数量、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,红细胞染色强度明显降低。2.本实验证实了此供试品诱发血液毒性。
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调节免疫功效——T细胞
【评价结论】1.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,免疫调节剂组的T细胞荧光强度与正常对照组相似,并未出现模型对照组T细胞减少的情况。2.本实验证实了异丙肌苷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。
斑马鱼模型实验评价肾脏毒性
1.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,服用/注射供试品组的斑马鱼有明显的肾性水肿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,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别。2.本实验说明该供试品对斑马鱼有肾脏毒性。
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缓解体力疲劳功效评价
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,服用抗疲劳剂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,总运动距离明显增加、乳酸明显减少、ROS水平明显降低、ATP含量明显升高。本实验证实了中华跌打丸、红牛和脉动饮料等具有明显缓解体力疲劳功
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Wnt信号通路抑制作用
1.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,服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体轴长度和尾鳍再生面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组。2.本实验证实了LGK974具有体轴发育和组织再生抑制作用,作用机制与抑制wnt信号通路相关。
斑马鱼毒性评价模型
斑马鱼药物毒理学评价技术已经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EMA的GLP认证,中国也已将斑马鱼模型的研究列入“重大新药创制”专项。利用斑马鱼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价具有可靠、快速的优点,能同时看到各个器官的影响。